武当山道教圣地
文_曾纪鑫
一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尽。这里的“僧”,当为泛指,不仅仅单指佛教中的和尚尼姑,也包括道教里的道士仙姑等诸多宗教信徒。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名山武当便是典型的一例,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神)的发源圣地。这里的二观、八宫、十二亭、三十六庵、七十二岩皆为道教建筑;在山野间、庙宇中日常修炼的也是道教信徒;就连它的名字“武当”,也是道教的产物,相传真武大帝在此修炼得道昇天,有“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说,武当山即由此而得名。
千百年来的道教氛围笼罩在武当山上空,浸润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道“场”;同时,武当山俊秀绮丽、巧夺天工的自然风光也为道教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根幼苗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发育成长,历经风霜雨雪,吸收日月精华,走过无数循环往复的春夏秋冬,日益茁壮,不断繁殖,渐至长成了一片苍翠欲滴的茂密森林。山因教而得名,教因山而丰蕴,山与教连成一体,水乳交融,互为影响,相得益彰。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道学是道教的前身,而道教就是道学的进一步发展。实在难以想象,与宗教并无多大关係的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老子怎么就被道教选中奉为一教之主,一部本来没有多少宗教味道的《老子五千文》何以成为道教的主要经典被道教信徒尊称为《道德真经》,并长期作用、影响、决定、改变着中国广大民众的思维信仰、道德准则、心理特点与生活方式;对那些头戴冠巾、身穿道袍、足着云履,飘然穿行于山川田野间的道士在民间经常使用的占卜、符录、旗幡、禁咒等所谓治病、招魂、去邪、镇魔的神秘方式,我一概视为封建迷信;于乡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虽不怎么强烈,却时时透露出来的宗教信仰方式也抱了一种大不以为然的态度。直至1988年5月,我在友人的陪同下游了一趟武当山,这才多少理解了道教的“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语),改变了过去一直存在着的偏见,并引发了我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的浓厚兴趣,还做了一点有关宗教方面的比较与研究工作。
撇开道教不谈,仅就武当山的自然风光而言,它方圆八百里,面积广大,气势磅礴;奇峰孕秀,高险幽深;云缠雾绕,千姿百态。武当山共有七十二峰,峰峰矗立,气势巍然,遮天蔽日,宛如一座奇特原始的巨大峰林。人行山中,即被山的海洋包围吞噬,大有“沧海一粟”之感,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对上天的崇敬之情,不知不觉油然而生,弥漫心头难以挥散,于是,人类最初的宗教情感就这样悄然萌生了。最为奇妙而又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座座山峰虽相互争雄斗奇,但全都俯身颔首,如众星拱月般地朝向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鹤立群峰,一柱擎天,引得“万山来朝”。这等奇妙的自然景观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天上等级分明的神仙座次(当然还有人间严格的封建秩序),此情此景,小民们当然也只有顶礼膜拜、叩首臣服而已。
武当山的多姿多彩,还有攀猿栖鹤的三十六岩,跌珠扬波的二十四涧,吞云吐雾的十一山洞,神奇怪异的十石九台,孕日育月的十池、九井、九泉、三潭……其风景之美,颇有无峰不秀、无水不碧、无洞不奇、无岩不险之妙,更兼雄、险、峻、幽、奇、秀之绝。
“采石片片玉,折枝寸寸香。”武当山地处华中腹地,占尽南北地利,多种动植物都能在这里生活生长。珍禽异兽出没山野,奇花异草万紫千红,茫茫林海郁郁葱葱……明代时期,医圣李时珍曾带弟子专门来此采药,《本草纲目》所载一千八百多种药草,就有四百多种生于武当山中,故此,它又享有“天然药库”之誉。
明朝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册封武当山为安邦定国的“治世玄嶽”,将武当山列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武当山获此殊荣,我以为除了它那雄奇险峻、瑰丽多姿、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与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外,更多的因素还在“道教”二字。
二
道教是中国地地道道的本土宗教。它形成于东汉顺桓年间,而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体系出现,已是两晋南北朝之时。
在论及道教时,鲁迅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之深刻,不仅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盛行的两大宗教一为道教,一为佛教。佛教由印度西传,属外来宗教,唯有经过一番“加工改造”,才为普通民众所接受。而道教则为正宗“国货”,土生土长,宗教体係独特,典籍文献丰富,信仰内容具有民族特色,对我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清代以后,道教虽然渐趋衰微,但道教观念、道教信仰已深入民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定势与行为习惯,直至今日,仍有一定的影响。
其实,道家与道教,两者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道家纯属个人信仰,是一种源于老庄哲学的思想方式或人生态度,道家奉行独立遁世、个性自由、顺应自然的原则,常与隐士联繫在一起,大多生活在穷山僻壤之间;道教是一种具有正规仪式的宗教流派,组织架构严密,等级森严。
道教的前身也并非道家,而是巫术与方术。
远在殷商时代,就有了卜筮吉凶、祈福禳灾的巫师,他们掌握龟筮,被认为能够沟通神天。西周时期,人们对鬼神的信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天神、人鬼、地祇的鬼神体係。这些都为道教沿袭继承,并成为道教多神崇拜之源。
战国时期,方士出现,他们采仙方、炼仙丹,传播只要服食仙药仙丹即可昇天成仙的神秘方术。后来,又吸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所谓的“方仙道”与“神仙家”,成为道教信仰神仙、信奉修仙得道之源。
任何一门教派,都需要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作为它的构架与支撑,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宗教,道教自然也不例外。在由鬼神崇拜与方仙信仰向道教的衍化过程中,它吸取或者说移植了老庄思想与黄老学说。
道教之所以选中老子奉为教祖、选用《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恐怕与其中的神秘因素、意旨相近不无关係。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究竟生于何时何地,传说与记载不一,其身世阅历也众说纷纭。《史记》曾言:“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又说老子西出函谷关,“莫知其所终”。模棱两可的说法与不知所终的结果为宗教的创立者提供了想象发挥的余地,留下了神化的空间与可能。
而《道德经》中言近旨远、无法证伪的神秘内容更是比比皆是:“道之为物,惟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就连拉开全书序幕,奠定全书基础的开篇也是如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不仅神秘,更与神仙家的幻想颇为接近,其自然适意、超然世外、追求永恒的人生哲学与道教的守神保精、养气全真、追求长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老子被道教捧为至高无上的教主地位,约在东汉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道教的这一抉择。西汉时期,儒家定于一尊,并形成了它的准宗教形态——儒教;公元前305年,印度传教士第一次将佛教输入中国,经过一番改造,约于公元1世纪的东汉初期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不仅成为中国的主要宗教,更有一统天下之势。就当时的地位与影响而言,能与儒教孔子、佛教释迦牟尼相抗衡的,唯有老子而已。因此,老子被道教神化尊为教祖,也就在所必然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道教团体于东汉126年由张道陵创建。张道陵的八世祖即西汉时著名的道家与军事家张良,其家族长期以来都喜欢道家哲学,他本人就是一位炼丹术士兼巫师。张道陵以道家的思想和形象为基础,将神话、哲学、巫术等揉为一体,创立了一个异常成功的宗教组织“五斗米教”——凡入教者须捐赠五斗米,故名。五斗米教发展迅速,很快变成了一场能够发挥政治作用的群众运动,并在四川与陕西交界之处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半独立王国。
张道陵因创立道教被后人尊为张天师,他的成功经验也被其他巫师、术士视为法宝而广泛运用。因此,道教内部又产生了许多繁衍迅速的不同流派。公元3世纪后,这些流派变得更加精细复杂,他们修建道观,吸收儒、释精义,包融医药学、生理学、养生学等多门学科,改革旧规,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传授教义,并极力向上渗透,交接帝王,参与政治活动,取得统治阶层的大力支持……经过一番艰苦努力,一股蔚为壮观的道教“洪流”汇成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奔腾不息。
(因篇幅原因,本文分三期连载)
作者简介:曾纪鑫 一级作家、《厦门文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数百篇,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在海峡两岸出版、再版的主要作品有文化历史散文《千秋家国梦》、《永远的驿站》、《历史的刀锋》、《千古大变局》《一个人能够走多远》,长篇小说《楚庄纪事》、《风流的驼哥》,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晚明风骨•袁宏道传》,文化论著《没有终点的涅槃•中国戏剧发展与反思》等。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6,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