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崆峒山!
文_岐 鑫
崆峒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其实质是什么,魅力何在,究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美。
崆峒文化以山峦湖波、危崖幽壑和树木禽鸟为凭借,有其坚实的自然根由性;以古代遗址、寺庙建筑和碑刻诗文为支持,有其深厚的人文建构性;以帝王僧圣、骚客商贾以及百姓众生造访为效应,有其广泛的观赏接受性,这些充分地证实了它自足自立的美。
《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美是天地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的生存需求。那么,我们探讨崆峒文化之美,有其重要的学理意义和价值意义。
自然景致:壮而秀美
崆峒文化根系扎在天地自然之中,它以风景优美的崆峒山为载体,在黄土覆盖的西北偏北的平凉,提供人们精神栖息之地。无论是亘古至今进山祈求神灵,或者当今时代旅游观光,都是为了生命单纯。蓝天绿树流水与道佛儒“尽善”“尽美”地融在一起,美于目者天然怡乐,善于心者人世澄明。这一切是一种形而下的造化,一种形而上的意义。
远眺崆峒山,一派山峦巍峨壮观之势,峰岭耸峙,危崖突兀,沟壑纵横,又有岩洞幽深,怪石嶙峋,叫人感叹不已。其主峰马鬃山大气磅礴,耸立云天,海拔两千多米。向东南鱼脊般伸出的雷声峰,三面临谷,岩崖陡立。西接苍松岭,斜向直插泾河,故名“龙吸水”。北面有舍身崖,险峻奇绝,称为“鹞子翻身”。东北有凤凰岭,烟岚缭绕,色彩迷离。东侧五峰并立,犹如老翁踞蹲,叫“老君峰”。然而山中处处葱茏,林深似海,古人誉为陇原“绿色屏障”。山下泾河穿山越谷,水流淙淙如弹筝,名曰“弹筝峡”。又水泄成湖,水色天光,山姿云影,相得益彰。如此美景,得天独厚,堪称绝卓。当年秦始皇到此,命李斯题词:“西来第一山。”
崆峒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万仞丹峰拥翠环”,“人生能得几回观”。中山大学地理专业著名专家对崆峒山丹霞地貌的形成及其特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认崆峒山三叠系地层的丹霞地貌是我国发育最好的一处,其半湿润地区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以及地层由上三叠统延长群(T3YN)及下白垩系六盘山群三桥系(K1S)的紫红色粗碎屑岩构成的原理。分析了崆峒山的地理位置、地形构造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具备了现实中的崆峒山和神话中的昆仑山相互重合的对应联繫,加之有历史与神话两种色彩的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传说故事的垄断性资源条件。
崆峒山美好的生态有两个徽记,一为站立在招鹤堂的“紫果云杉”,千年古树,阅尽岁月春秋,松身柏叶,果实金黄,形似孔雀开屏,又称为雀孔柏,山上仅此一棵,在广袤的大西北是罕见的。二为玄鹤,是崆峒文化中非常耀眼、亮丽的意象。东台绝壁,有玄鹤洞,距地面百米,洞口呈椭圆形,径口约5米,传说鹤栖息其中。中台建有招鹤堂,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陕西平庆盐法道按察副使李经政游山,见元鹤翱翔,遂出资由僧人传庵住持修建,隍城献殿铭文《汪皋鹤元鹤歌碣》中写:“上有岩洞双鹤出,健翮黝漆车轮横”。元鹤与其他鹤不同,“周身纯黝”,“翅如车轮,春夏之交,雨霁风和,则出洞翱翔,或二、或三、四,多不过七”。明赵时春久居山中,他有真切的观感,写道:“元鹤亦丹顶,栖身半云霄。游戏青冥去,欲止风箫箫”。“唳声彻四远,哀惨不能骄”。鹤有哀惨之唳声。《李瑛元鹤诗碣》诗句中也有相同写照,“元鹤高飞唳碧天,一声清澈到人间,千秋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刻画得美妙,而那“清澈”之声尤为喜爱,庆幸崆峒有“仙禽在”,“道不传”也是极深的感慨之情。鹤是人向往的图腾,道是人企求的行为准则。“千岁色始元,天地同长生”。崆峒元鹤,是大地的宠儿,与天地同生长,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动注解。它象征高洁、吉祥、美丽,也是道所涵盖的境界。人登崆峒,希冀看到元鹤为幸,这是显性的;而隐性的是希冀深处的悟道、得道。
由此观之,崆峒文化有如画美丽的景致,突出的地质底色,在优秀的生态环境中生生不息。明代赵浚谷称颂崆峒山,山川雄秀,甲于关塞。鲜明地概述其特色,有北国的雄壮,江南的秀丽,由此赋予崆峒文化,有雄奇而秀硕的气象,有深宏而蓬勃的活力。
器物景致:峻而朴美
文化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发展,它映现的是历史过程中物质与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千百年来累积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形成了独特的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其中包含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崆峒文化所潜在的器物文化,指古迹、寺庙、碑雕、钟磬和造像等等,不一而论。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最能感官感知的显性文化形态。
自从汉代使者张骞凿通丝绸之路以后,史称汉明帝永乐元年佛教西迁而来,唐代最为兴盛,唐太宗御赐田宅,先后建筑问道宫、轩辕宫和上天梯。北宋庆历二年,西夏兵大肆入侵陇东,崆峒山僧人法淳率众抵御,保护寺院与数万人众,受到朝廷封号和赐赏。万历十四年建造的凌空塔,可喻为打开崆峒山钥匙,七级塔身高耸兀立,塔顶生一支葳蕤古松,人文生意相映成趣。万历十八年,僧人慧舟等进京讲述崆峒盛况,获赐三藏经二万多册,后建藏经阁珍存。提及崆峒,就像对泰山、长城和埃及金字塔的认识一样,抽象成一种文化载体的符号,从艺术角度看,它是一种极其典型的自然与文化契合的大美意象。
崆峒文化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人文胜迹,二者相契合,共融于一体。崆峒山名胜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七十二处石府洞天,其中碑碣、石刻、雕塑、彩绘不可胜数,都是人们长期心灵创造与文化积累的结果。在山之阳水之北岸建问道宫,史载“唐已有之”,宋、元之际,曾重新扩建,到了明代,韩藩王室再次兴工重建。后几次遭劫,仍得以补葺修缮,表现了人们对人文始祖轩辕敬仰和热爱。抓住磨得亮晃晃的铁链,踏着石梯,眼前岩石壁立,两面临居深峡,登临378级台阶,经历险峻的“上天梯”。记起仁智禅师和僧众,气贯长虹,艰辛劳作,一寸一寸地打钎凿石,修通了朝天门至绝顶的山路。马鬃山顶隍城辉煌俨然,宋初乾德年间建成“太和宫”,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真武殿,内祭祀玉皇和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道教信奉的诸神。旁有老君楼,内祭祀太上老君诸神,两侧墙壁有明嘉年间彩绘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北下方为天仙宫,亦称子孙宫,主祭祀“送子娘娘”,两侧有12生肖。东南折曲而下的乌青山脊上,沿山形走势建造的雷神庙宛若冷却的雷电,四面风来,天摇地动,仿佛立于訇訇的雷声之中,微妙神奇至极。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如莲花绽开,法轮禅寺矗立其中,瑰伟壮美,颇有大唐风神。神灵是崇高人格和善美精神的象征,也是人的生命祈求的投影。
崆峒文化非常凸显的特征是,一座道佛儒共荣同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神山,一座天造地设人为的宏大建筑。文有文眼,而崆峒文化有“化人”之眼,“上天梯”侧面墙壁刻有“黄帝问道处”大字,古朴遒劲有力,人们攀援此处,观之思之,踩碎疑惑、阻遏,宇宙之道何谓,人生之道何为,向上!这种朴实的求索是美,无形中传递一种力量。跨过皇城正门,上面“峻极於天”门楣木刻深刻清新,驻足凝神,拨开繁琐、平庸,云起云落,山里山外,向前!这种高峻行至是美,无意中嬗变一种境界。
人文景致:窈而静美
人文景观为一定社会系统内外文化变量的表现形态,文化变量包括人们共同体的观念意识、信仰系统、认知环境等,它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精神基因的积累与沉淀,具有特殊的文化潜在功能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崆峒文化所依据的自然景致、器物景致是其外在形态,而人文景观是其内在元素,形成了人与神灵对话、苍生与美的感应场。
《庄子•在宥》说:“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黄帝问“佐五谷,养民人”的治国之道,广成子批评说:“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官者,物之残也。”言他不能无为而治。黄帝简居三月后,复往问道:“敢问治身奈何可以长久?”广成子回答:“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告诉至道的精粹在于深远暗昧,至道的极致在于深潜静默。“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老子《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事物的本源,是宇宙的规律,是人生的奥秘,道家用“道”来诠释世界,“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归于自然,广成子讲;“抱神以静”。纷繁众多的自然万物,各自返回本原,这就是静。静的内涵何如,“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复,是返回的意思,一言蔽之,静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所以,广成子讲述的“必静必清”,是道的要义。
清代平凉人单好问,工诗善文,不慕荣利,幽居崆峒,他的诗深悟道佛真谛,有“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的意境,表现出宁静淡泊爽朗的雅致。他有《秋日崆峒夜坐》:“翩翩宿鸟尽飞还,远岫钟催上夜阑。减睡殊怜蝶梦扰,探元固忆鹤栖间。收来眼底千峰月,坐断云中成仞山。若使幽居无此意,也同错误入尘寰。”崆峒叫人激动,也叫人平静。单好问秋夜坐崆峒,神游名山,写下这篇禅思,表达生命中精神的祈求,饶有美感。崆峒,又名空同,包含道家“大无”而空,大同而和的境界,通此之径惟静面禅悟,宿鸟飞还,钟声夜阑,怜蝶忆鹤,心与世间万物那么和谐自然,人与景谐,景与情融。月下峰,云中山,不正是我们摒弃世间尘器的那种恬淡平和的神往吗?
崆峒文化还体现在于道教、佛教活动。道教注重早晚诵经功课,保持斋戒清律,《礼记•曲法》说:“斋者,精明之至也,所以交于神明。”讲究养生修炼,体现了道源深厚,玄风广被的风采。佛教仪规殊胜庄严,庙会尤为精彩。“四月八”佛诞节,天南海北数万僧众云集,同唱佛宝赞佛偈,“九龙口吐香水”洗浴佛像。“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梵网经》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至道之法”。佛经是一部大孝,弘扬佛法,化导众生,务臻完美。崆峒武术影响广远,《尔雅•释地》说“崆峒之人武”,它以广成子“抱神以静”“阴阳有藏”为魂魄,擅长“雌雄剑”、“落魂钟”,善使“番天印”,山上宫观悬挂“混元鞭”、“蛟龙鞭”、“镇山鞭”等等,透示一种神武之气,给人以阳刚和力量。
可以清晰地把握其崆峒文化人文景观美的逻辑思路:崆峒文化是道学之根蒂,是道教之渊源。那么,帝王问道,道是什么?老子说,“玄之又玄”,广成子讲的“窈窈冥冥”,道是宇宙的本原,是自然的规律,这是天道;道是做人法则,是人生之路,人面对生活与命运,要打开生存世界的“众妙之门”,这是人道。百姓求神,神是什么?神在一定意义范畴就是“道”,人们膜拜的过程,就是得到神灵的启示,活跃人的感情和思维,使灵魂宁静、澄明。庄子在《在宥》中谈论道之其所,在,自在。宥,宽容。人生在世,自在自由生活,是人的本质。道之究竟,就在于人如何体道,得道,以“安其性命之情”。用现代话说,身体、灵魂总在路上。登临崆峒,就是抛开尘世纷扰,世事烦冗,把身心投入宁静恬淡的自然天地之中,经历一番陶冶洗礼,步入人主体至善至美的自觉的生存命途。
作者简介:岐鑫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平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平凉师范美术高级讲师。2013年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背景下崆峒文化当代价值研究》。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6,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