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网站首页 >> 道教文化 >> 道教杂谈 >> 读《关圣帝君觉世宝训》——勿谓有利而行之,勿谓无利而不行的几点感悟

读《关圣帝君觉世宝训》——勿谓有利而行之,勿谓无利而不行的几点感悟

2019-11-25 10:14:06 来源: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浏览:3068查看评论
内容提要:    勿谓有利而行之,何为利?
    利,即是好处,是索取,打个比方,为甚么初生的婴孩要啼哭呢?我所理解是他腹中空空,通过号哭,以此达到索取食物维持生命的目的。我承认自己一定程度上是支持荀子“性恶”思想的,但是我所指这个“性恶”的“恶”并不是狭义上的“恶”,而是我认为这个“恶”它也是属于道与自

    勿谓有利而行之,何为利?

    利,即是好处,是索取,打个比方,为甚么初生的婴孩要啼哭呢?我所理解是他腹中空空,通过号哭,以此达到索取食物维持生命的目的。我承认自己一定程度上是支持荀子“性恶”思想的,但是我所指这个“性恶”的“恶”并不是狭义上的“恶”,而是我认为这个“恶”它也是属于道与自然万物间化生出的一部分,正如“有无相生”有善恶之较,万物才得以生生不息。那么这个“恶”,是发散的,是索取的,是自私的,是万物与生俱来的占有欲,从而让自身获得优越的生存条件,那么“善”呢 ?它应当是收敛,是奉献,是无私的,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够达到自我的明心见性(如早坛功课经启请韵文中“净扫迷云无点翳”就是描述如何通过修行达到明心见性的方法),在通过成长中的观察自然与学习圣人之道,我们发现“僊道贵生”是(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
    因此这就引出了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从《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中阐述神僊之道的内容,从而拉进通过学习的我们与神僊之道的距离。
    在《宝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我理会全篇文章,认为这段话便是对于普通人如何立身处事与感会神明力量的核心要秘与方法,以及说明人与神之间的关系,那么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表明的第二个观点。

    既然说人心即神,那么何谓心神?

    “心”即是人的“一动一静”之念,“神”即是自然之道施予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喜乐福报的感应。那么神性的根本则是导人向善的,它运用“天道无亲”“吾本无私”的原则将人心的善念度化出来,以及通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祸福承负报应,使得人们生起对天地万物神祗的恭敬心,从而来约束人心“恶”,的自然散发性。当然如果世人明知“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引人作恶”,不可为而以身试法的话,自会遭到“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的负面因果,最终被大自然所淘汰。如在文中末尾的这段话:“凡有所祈,如意而获,吾本无私,惟佑善人”,便是说明了获得福报的大小与奉行善事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既然如此,我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做到具体的“善”呢?
    正如文章开篇便阐明了“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方于人道无愧”,相信大家对于“忠”“孝”“节”“义”此四字的含义都有个概念,《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忠,敬也,尽心曰忠。”“孝,善事父母者。”“节,操也。”“义,己之威仪也。”“无愧”二字,那么是怎样的范围定义为“无愧”呢?文章第一节便指出了“君子有三畏四知”的慎重之诚心,何谓“三畏”?
    一、“畏天命”(这就是出身无法选择,敬畏天地间的自然规律,认从命运,但是不能屈服于命运,自甘堕落,这就是敬畏,畏的含义,这个畏是积极的,让我们要用后天努力,拥有问心无愧的态度)。
    二、“畏大人”(意为敬畏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
    三、“畏圣人之言”(便是先人著书立作为今人所遗留的是非经验理论之谈的千古文章)。
    什么为“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所以心存善念便是无愧心,无愧神,有一刻生发善心,立即有一刻愉悦,满足感,相信很多人是有过这样的体会。但是如果说我们放荡形骸,任凭恶念肆意蹿生,便是“身虽在世,其心已死”,这自然是不能够拥有“消凶聚庆”神缘的人身了。
    了解了“三畏四知”的含义,我们就将视线转移到文章中段,这里描述关圣帝君将具体指示我们该如何做到“无愧心,无愧神”的“忠孝节义等事”。文章用“言虽浅近,大益身心”的体裁,将“善”与“恶”两方面的事例叙说得十分详尽。例如,第二节一开始的大段篇幅讲述的是敬奉“天地君亲师”的原则。例如“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这就大致是“勿谓无利而不行”的道理,因为这就是不求财货利益回报的行为,蠲赀奉献从“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的角度观察,它就不仅是为自身及子孙积修了福报阴功,更是给世人求善向善的场所与途径,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极高的普世意义,所以第三点我讲的就是:

    勿谓无利而不行。

    正因为“恶”的自然发散性,也由于行“恶”事生“恶”年往往比“善”来说,是有先决心态的。因此《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中这样告诫我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 欺”便是与“善报”挥手,“愧”则是同“善念”告别。所以就衍生出了“入世”的礼法,“出世”的戒律,作为积极进取,欲求修行得解脱的普通人,以此来检束身心,来制约规范人心“恶”的发散。一若心地苦志下功,二若宿世因缘,则有机会能够如历代神僊传考那般超凡入圣,得道升仙。
    因此《宝训》中的这句“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就是在郑重地提醒迷失在“酒色财气”中的我们,应该看清“报应昭昭,不爽毫发,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的道理。对于正确的事情,无愧的观念,要坚定,要正信,要心存敬畏,要有长久的眼界,要怀开阔的心胸,这样才能够达到“富贵功名,皆能有成”的境界。第四点,我想谈谈通过阅读《关圣帝君觉世宝训》感悟出一些,此文所表达核心的内涵。

    《宝训》的蕴涵在于贯穿心、神、理三位如一的关系。

    我浅薄的认为这应该就是“天地人,三才既安”相同的理念。虽然人性自私,神性无私,但是在成长中的我们,通过学习前人所留下来的千古经典,通过观察书本的表述,证明了对于现实生活的写照,从而分清了“善恶”的模样,体会了“祸福”的无常。所以“神即心”,“ 神”即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它的宗旨要将“恶念”度化,那么就要通过具体的“理”。“理”的意思是,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因此《宝训》就是要让我们“明理”“学理”。明的是人世间“忠孝节义等事”,学的是“孝为百行原”诸多方便利物的方法。如果若是不尽“忠孝节义等事”,那么这就是《宝训》中蔑视的“偷生”了。简单地看来,“偷生”这种“无愧心”,看来苟且的行为在短期之内似乎并不会显现出什么样的特别,但是“人虽不见,神已早闻”,便告诉了如果鼠目寸光的话,这在自然的时间范围内,“偷生”这种任由自身劣习,放纵自身欲望的行为,无异乎是具有极其不确定因素的。诸如“官词口讼,水火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虫”,此类天灾人祸的因果报应,便是“心不存神,神自远人,人不尽理,理必所至”而导致的。所以这个“理”就是文章中段叙述的“善恶两途,祸福攸分”的天理报应。这就是“神本无私,惟佑善人”的自然之道。
    那么阅读了云云百字《宝训》的我们,若当下醒悟,即可求心解脱,祈神默佑,“万祸雪消,千祥云集”,就应该先要做到“不欺己心,无愧身心”。“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这句劝说“若有愧心”应该当下不要再一味寻找“无利而不行”的借口,同时也希望“如无愧心”应该继续坚持,不要受到“有利而行之”的诱惑。
    《宝训》全文之旨便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世人普遍对于“善恶”这两者行为比较下所显示出的主观能动性。也正如论语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透露出人性脆弱,易受诱惑的道理了。文中这句话我认为也有引申出世人对于报应时限的邀功心态,隐晦地道出世人行善求福报速来临,急功近利的心态,如果没有在短时间见到福果,则就通过“作恶”这种图快捷的方式获取心态。
    因此《关圣帝君觉世宝训》在阐述全文中心思想后的第一段落末尾,用了浅显易懂,却极其深刻拟人化的八个字来警诫世人“若负吾教,请试吾刀”。对于那些心存侥幸,出卖灵魂,正在与恶魔交易的人们,这样的言辞不可不谓沉重。而对于正在持守行善根本的人们,则是用了“我作斯语,愿人奉行”这样温和的语气,以此来让世人趋吉避凶,止恶扬善。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查看该文章的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道协简介 - 道协机构 - 联系我们 - 道协留言 - 许 可 证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5,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