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网站首页 >> 道教文化 >> 道家文化 >> 《奶娘催罡》——揭开民间“祀福”舞蹈的神秘面纱

《奶娘催罡》——揭开民间“祀福”舞蹈的神秘面纱

2019-06-20 09:10:14 来源: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浏览:4109查看评论
内容提要:  近日, 宁德福安举办 《奶娘催置》 传承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现场展示了 《奶娘催置》 民俗活动, 揭开民间“祈福” 舞蹈的神秘面纱。
  “左脚踏在天门上, 右脚踏在地府里, 吾今踏到人长生, 吾今踏到鬼灭亡。 左脚踏 山山就断, 右脚踏石石成汤, 间山洞前行置法, 行置休法上庙堂。” 踏着巫

  近日, 宁德福安举办 《奶娘催置》 传承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现场展示了 《奶娘催置》 民俗活动, 揭开民间“祈福” 舞蹈的神秘面纱。
  “左脚踏在天门上, 右脚踏在地府里, 吾今踏到人长生, 吾今踏到鬼灭亡。 左脚踏 山山就断, 右脚踏石石成汤, 间山洞前行置法, 行置休法上庙堂。” 踏着巫歌的节奏, 男 子头戴兽首头饰和红头巾, 身穿红裙, 左手执铃刀, 右手执资号, 边唱边跳, 后有众人 和唱。 这是道士在跳 《奶娘行置》, 表达群众五谷丰登的祈望。
  置, 星名, 北斗星的斗柄, 文谓“步置踏斗”。 神秘的民间“祀福” 舞蹈 《奶娘催 置》 中的十二置步, 即: 八步置、 锁链置、 失亥置、 养身置、 梳头置、 扣缠置、 洗面置、 照镜置、 笼米置、 筛米置、 钓鱼置和置尾。 “八步置”, 是闽东民间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 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 分争坛、 请神、 踩置三个章节, 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 若干画面, 塑造陈靖姑(又称陈十四娘、 奶娘)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 传说中的地方 女神奶娘这一形象在闽东民间有两种寓意: 一是护赤佑童; 一是驱魔赶鬼, 保乡保土。 相传, 有一年, 闽东民间大旱, 奶娘便扔了一块草席到海中, 站在席上为民求雨。 那时, 奶娘正好有孕在身, 为不影响“求雨”, 奶娘忍着肚子一阵剧痛在海上求雨, 最终, 奶娘 求下雨来, 解了旱情, 救了当地百姓。 而她自己却因堕胎求雨, 感染风寒, 不治身亡。 奶娘归阴后, 灵魂复归间山 (传说位于福州南台), 专学扶胎救产之法, 决心终生为民救 胎佑童、 驱魔除鬼。 奶娘的一生, 为民除害, 排忧解难, 深受人民爱戴。 于是, 后人便 把她塑造成典型的文学艺术形象, 加以赞颂。 《奶娘催置》 巫舞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舞蹈的角度歌颂了陈奶娘。
  布置踏斗, 源自于道教文化。 道家历来有“天人合一” 的思想, 即所谓“天上一颗 星, 地下一个人”。 他们认为地下有什么活动, 天上就有什么星星, 所以出现了“梳头 置” “照镜置” “钓鱼置” 等。 据 《奶娘催置》 巫舞的主要传人钟伏成口述, 梳头、 扣 缠、 洗面、 照镜等都是在奶娘出征前梳妆打扮的活动情节, 如: 扣缠置表现的就是奶娘 出征前缠脚的细节; 养身置是指生儿育女后的侍奉疗养; 笼米、 筛米、 钓鱼等表现的都 是曰常生产生活活动。 这些场景的表达, 进一步体现了道家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民间巫术活动中延续的 《奶娘催置》 是由道教闰山派道士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的, 演绎 顶天圣母陈靖姑自幼行善, 为匡扶正义赴闰山学法, 至二十四时为解闺地生灵于大旱毅 然献身的故事, 蕴含了诸多原始神秘色彩。 演绎过程中, 奶娘由道士扮演。 表演驱鬼镇 妖场面时, 舞者舞姿要刚猛威武, 表现奶娘威风凛凛的英雄本色; 表现奶娘出征前的生 活场景时, 舞者则要温婉细腻, 展现十四娘的女性气质。 正是这种刚柔相济的风格, 使《奶娘催置》 巫舞突破了民间舞“刚则暴, 柔则弱” 的局限, 成为独具特色的原始舞蹈艺术珍品。 主法人员一边吟唱神秘古老的词腔, 一边行持道教独有的呈步, 礼拜星宿玄斗, 召遣神灵, 祭祀祖宗, 祷告上苍的祈福庆典, 把人们带入一个奇异、 神秘的意境。 主法 师时而脚踩三台北斗, 九宫八卦; 时而原地高速旋转, 舞动手中龙角、 铃刀等古老法器, 护法则敲击手中法器, 口中吟唱; 时而高亢, 时而低沉, 场中声虽悠扬, 神裙飞舞, 极 具观赏性。
  “天苍苍地茫茫, 奶娘脚踏锁链呈, 锁链呈头行呈法, 锁链呈尾避邪魔”。 上个世纪 八十年代初, 巫舞 《奶娘催呈》 在社口南山村被发现, 揭开了闽东“祀福” 舞蹈的神秘 面纱。 1986 年经整理而成的最原始的 《奶娘催呈》 巫舞资料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十张 手绘素描图画, 细致地描绘了舞者的服饰、 道具以及每一个呈步的动作造型, 画工精细 且标有相应数据。 如今, 《奶娘催呈》 巫舞仍在福安民间广泛流传, 估计福安会跳该舞 的道士现不下二、 三百人。 闽东民间“祀福” 舞蹈目前被挖掘整理的有 《龙头舞》 《香 花舞》 《祈福舞》 《龙伞舞》 《迎亲舞》 《铃刀舞》 《猎捕舞》 《奶娘催呈》 《巫舞》
《打地狱》 《对灯》 等数十个。 希望一直流传于民间的 《奶娘催呈》 巫舞, 不再只是驱鬼 镇妖的一段祭祀舞蹈, 而是成为展示文化的一个平台。 台湾和大陆民间信仰相同, 都推 崇和膜拜海峡两岸共同信奉的颐天圣母陈靖姑。 2009 年 5 月, 国务院 《关于支持福建省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强调, 要发挥“地缘相近、 血缘相亲、 文缘相 承、 商缘相连、 法缘相循的五缘优势”。 相信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奶娘催 呈》 交流为契机, 海峡两岸的文化、 经济、 科技交流与合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进 入新的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查看该文章的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栏目导航
道协简介 - 道协机构 - 联系我们 - 道协留言 - 许 可 证

海峡道教—福建省道教协会
站点技术服务:13799997520
Copyright 2012-2025, 版权所有 海峡道教网—福建省道教协会 .